名单作为汉语词语,指专列人名的册子或单子,最早可追溯至明代汤显祖《还魂记》中"名单还未通"的记载。现代应用中,名单广泛存在于各类评选活动、组织机构管理和文献典籍中,如钟山县2023年汉字听写大赛公布的获奖名单包含41名一等奖获得者及34名指导老师 [1],内蒙古语言学会自1993年至2018年间形成的七届理事会成员名单完整记载了历任会长、副会长等职务人员信息 [2]。在宗教文献领域,《西游记》结尾处系统记载了包含48佛与15菩萨的神祇名单 [3],剑桥词典则将"longlist"译为"初选名单",用于描述文学奖项候选作品的筛选流程。
- 拼 音
- míng dān
- 注 音
- ㄇㄧㄥˊㄉㄢ
- 词 性
- 名词
- 典籍出处
- 《国语辞典》
- 公文应用
- 科研项目评审名单公示 [4]
- 构词特征
- 名(称谓)+单(条状记录载体)
定义与结构
播报编辑
名单指以文字形式系统记录人名的文体载体,通常包含姓名、所属单位/职务、入选依据等信息要素。明代汤显祖戏剧作品中"名单还未通"的表述,印证了该词语在古典文献中的使用。现代名单可分为横向结构(按类别分组)与纵向结构(按时序排列),如中国女排20人大名单按主攻、副攻等职能分组列名,国家语委2020年度科研项目名单按重大项目、重点项目等七个类别分类公示 [4]。
应用场景
播报编辑
在教育活动领域,2023年钟山县汉字听写大赛通过"汉字书写+拼音标注+笔顺考核"三重评分机制,最终形成包含41名一等奖、61名二等奖的层级化获奖名单 [1]。学术团体管理中,内蒙古语言学会建立四年一届的名单更新机制,第七届(2018年至今)名单显示:李树新任会长,许晋任秘书长,副会长团队扩展至7人规模 [2]。
文化实例
播报编辑
宗教典籍中的名单体系具有特定编纂规则,《西游记》结尾处完整罗列了西天诸佛、菩萨、圣僧等63个神祇称谓,其中佛类名单达48位,观音、文殊等15位菩萨构成次级名单体系 [3]。此类名单具有严格的位序排列特征,如《佛界百佛》典籍对神祇名录的系统整理,反映了名单在宗教文化传承中的规范化应用。
现代评选机制
播报编辑
剑桥词典释义显示,名单在当代评选体系中衍生出"初选名单(longlist)"概念。以文学奖项为例,初选名单需经历多轮筛选,如某文学奖需将初选名单从20部作品压缩至4部入围作品。国家语委采用专家评审制度形成的2020年度科研名单,包含语言教育专项、中青班项目等七个类别,体现了名单在科研管理中的权威性应用 [4]。
编纂特征
播报编辑
专业名单编纂需遵循三项原则:一是信息完整性,如内蒙古语言学会名单精确标注任职人员任期(1993-1997、2011-2014等);二是层级分明性,中国女排名单中自由人组明确标注林莉为"首席自由人",形成职级标识体系;三是动态更新机制,国家语委科研名单按年度公示 [2],内蒙古学会名单每四年换届修订 [4],确保名录时效性。
特殊形态
播报编辑
名单在特定语境下呈现多样化形态:电子竞技领域采用'大名单'概念统括全部候补选手;排球运动中用于明确队伍成员职务层级;古代科举制度中的"金榜"本质上属于进士名录;现代企业管理中的'值班表'可视作短期性名单变体 [2]。这些衍化形态均保持"专列人名"的核心特征,印证了该词语在汉语体系中的强大适应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