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实性作为汉语词语,描述客观存在的事物或符合实际情况的属性 [2-3]。其近义词包括“实际”,反义词涵盖“理想”、“幻想”等 [2]。在哲学范畴中,现实性指现时存在且具有必然性的客观事物 [1] [6-8],与可能性构成对立统一关系:可能性是潜在发展趋势,现实性是其实现状态,二者在必然性作用下相互转化 [1] [7-8]。该词的英文对应词包括“reality”和“actuality” [4] [9],德语对应词为“Realitaet” [5]。
- 拼 音
- xiàn shí xìng [3]
- 英文译名
- reality [4] [9]
- 德语译名
- Realitaet [5]
- 词 性
- 名词 [3] [9]
- 相关词汇
- 实现、现实主义 [2]
语义解释
播报编辑
现实性作为汉语词语,基本含义指客观存在的事物 [2] [6],引申义为符合客观情况的性质或状态 [2]。其读音为“xiàn shí xìng”,常见近义词包括“实际”,反义词涵盖“理想”、“梦想”、“幻想”等 [2-3]。该词常与“实现”、“现实主义”、“现实美”等词汇关联使用 [2]。
哲学范畴
播报编辑
在哲学领域,现实性被定义为现时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的客观事物 [1] [6-8]。事物只有展现必然性时才具有现实性,反之则会丧失 [1] [8]。现实性与可能性构成辩证关系:可能性作为潜在趋势存在于现实中 [7-8],而现实性则是可能性在必然性作用下的实现 [1] [7]。二者相互依存并转化,推动事物发展 [7-8]。
跨语言对应
播报编辑
现实性的英文翻译包括“reality”、“actuality”等 [4] [9],在德语中对应“Realitaet” [5]。实用例句如“运动将潜在变为现实性”、“想法缺乏现实性”,展示了该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[9]。